close
天下雜誌更新日期:2010/08/27 15:05 文/賴建宇







富士康12跳引發兩岸三地的高度關注,中國員工要求老闆加薪,甚至連本田汽車中國區4座工廠也爆發罷工潮,抗議工資過低。工資調漲問題除了台商需要面對之外,中國製造業工資上升速度不斷,台灣勞工此時顯得更加廉價。


【製造業外移,台灣勞工受創最深】


美國勞工部針對17個工業化國家統計,據資料顯示,各國勞工每一個單位產出企業需要支出的成本,台灣下降4成,在7個下跌的國家中便宜最多。


這顯示台灣勞工的生產力增加速度遠超過薪資水準。同樣時間,每名台灣製造業勞工產出增加8成,排名第4,但相對薪資僅增加7%。過去15年全球先進國家同樣面臨製造業外移的問題,但台灣勞工受創卻最深。 【台灣變成四小龍中的「軟腳蝦」】


過去10年,台灣從四小龍中成長最快,也最穩定耐震的經濟體,變成成長最慢、最容易跌倒的「軟腳蝦」。


比較到台灣與星、韓過去10年的薪資,世新大學經濟系主任周濟不禁皺眉頭。台灣10年間薪水幾乎原地踏步,別人卻從10年前與台灣人平均薪資相當,如今幾乎是我們的2倍。


中研院院士管中閔形容過去10年是台灣「沈鬱的10年」。扣掉物價之後的台灣實質薪資年成長率僅僅0.1%,而星、韓卻有4.5%。連我們最自豪的電子電機薪水也不過成長0.39%


美國勞工局比較世界主要16個工業化國家,2000年後台灣單位勞動成本(也就是企業每單位產出所需付出的勞動成本)下降4.2%,排名16國最後。


「因為經濟結構失衡了。」10年不加薪,台灣原本成長速度猛烈的內需市場變得脆弱不堪,無法像韓國提供外部衝擊的緩衝。周濟形容,就像雞生蛋,蛋生雞的老問題一樣,大家薪資起不來,眾多內需服務業不敢漲價,不漲價又無法替員工加薪,而服務業恰是吸納最多的就業人口的產業,導致整體薪資像一攤死水。


【機器叼走你我的薪水】


為什麼薪水成長趕不上GDP的漲幅?因為機器吃掉了。


GDP算的是一整年國內生產的總毛額,裡頭包含薪資報酬、企業獲利、固定資本消耗、間接稅。以過去10年來看,薪酬部份佔GDP比重少了2.5%,但企業盈餘也少了0.9%


真正讓受薪階級受到傷害的是固定資產減損,佔GDP比重10年來增加5%,這些損失包括機器設備的損耗、退化、及意外。


換言之,過去10年整個國家往資本密集產業發展的結果,產出有5%被機器老化給吃掉,導致勞工薪資、企業盈餘、國家稅收都受到衝擊。


延伸閱讀:


找工作得先懂氣象!廣告、投資...懂氣象才能賺更多


小丸子vs.好神公仔,「贈品經濟」比跳樓大拍賣更吸金


提升薪水談判力!3大必備能力,搶當新A級人才


你的薪水合理嗎?2方向搞懂企業的「出價」邏輯


超時工作有害健康,上班族「不加班」絕招大公開!


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天下雜誌網站》
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暱稱描述(8個字) 的頭像
    暱稱描述(8個字)

    目前無法顯示

    暱稱描述(8個字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